为助力区域医疗器械产业发展,营造良好营商环境,2024年12月6日,长沙市举行“新环境下的医疗器械市场形势分析会”,通过搭建医疗器械企业产销互动平台,助力企业交流合作,拓展市场渠道,优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。
医装数胜副总经理杨雳先生受邀参会,为与会领导、现场观众带来了《新政策下医疗器械市场及院端趋势洞察》主题演讲。
从供给端来看,发改、工信和药监等部门出台政策引导国内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走向高端化,加速创新发展与应用。需求端方面,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,规范化、集中化和扩容下沉采购已成为医疗器械采购/配置和升级更新的重要手段和要求。
资料来源:医装数胜整理
从国内市场发展特点来看,国内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近三年来增长放缓,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同比下降8%,主要是医疗设备领域市场需求被压制影响所致。细分到医疗设备、高/低值耗材、IVD领域,每个板块的发展态势都不尽相同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;市场规模基于样本数据测算分析(CAGR指复合增长率,YOY指同比增长率)
从进出口情况来看,在经历2020-2023年疫情、贸易管制等因素影响后,2024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贸易继续保持出口顺差,其中医用耗材、IVD出口均增长超过6%。预计全年医疗器械出口额将高于去年,时隔三年后实现出口贸易增长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全球贸易数据库(增速按人民币口径统计,其中IVD含试剂和仪器)
1、细分领域市场分化显著
(1) 医疗设备
上半年国内市场显著承压,大部分领域受医疗反腐影响招投标放缓,导致医院存在“采购犹豫”情况。医学影像设备、外科手术设备出口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内需压力,生命支持设备国内及出口市场出现双下降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设备市场数据库、全球贸易数据库(增速按人民币口径统计)
其中,医学影像设备各产品同比降幅相对一致,内镜、呼吸机和麻醉机、医用电子加速器为带动各领域下降的主要产品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设备市场数据库
(2) 高/低值耗材
在高值耗材方面,国内市场各大板块分化显著,血管介入、血液净化和神经外科领域耗材呈现高增长趋势,骨科领域仍在消化集采降价影响。出口贸易与国内市场整体同频增长,其中血管支架、人造关节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9%、7%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耗材市场数据库(参照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归类)、全球贸易数据库(增速按人民币口径统计)
低值耗材市场在经历1年左右下游去库存后,2024年开始逐渐恢复到增长趋势,其中透明质酸、胶原蛋白类功能性敷料市场增长迅速。与此同时,海外订单有序恢复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耗材市场数据库(参照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归类)、全球贸易数据库(增速按人民币口径统计)
(3) IVD
IVD领域由于受导DRGs、集采政策叠加影响,如生化试剂等用量大、竞争充分、国产化率较高的领域面临较大降价压力(2024上半年江西省牵头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集采全面实施),因此推动企业加快出海步伐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耗材市场数据库(参照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归类)、全球贸易数据库(增速按人民币口径统计)
| 2、区域市场显现差异化机遇
从全国各大区域市场的变化情况来看,部分区域市场存在差异化机遇。东部地区省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排名靠前,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西等中部省份规模增速相对亮眼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
从区域院端采购需求来看,医疗资源下沉趋势明显,整体上一线城市、省会城市、一般地级市采购增速逐级增加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;其中省会城市不含“北上广”,含重庆市、天津市。
| 1、集中采购持续推进,行业格局潜移默化
① 耗材采购
继冠脉支架、人工关节类、骨科脊柱类、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高值医用耗材国采之后,第五批高值医用耗材(人工耳蜗类、外周血管支架类)国采正式启动。
资料来源:医装数胜整理
2024年集采产品主要集中在心血管、骨科、血液净化、非血管介入、体外诊断试剂等领域。截止目前,在国内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重点医用耗材中,省际联盟集采覆盖近90%产品,省级集采覆盖67%产品。
资料来源:医装数胜整理
耗材集采对行业发展格局带来的影响无疑是颠覆性的。以超声刀头为例,自2020年福建省首次集中带量采购以来,市场集中度CR4由2021年的75%下降至2024年的57%,竞争更加充分,进口品牌市场份额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耗材市场数据库
② 医疗设备采购
近年来国内医疗设备集采规模整体占比基本维持在4.5%左右,其中体外除颤设备、DR、生化分析仪等产品线集采占比超过5%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设备市场数据库
以超声(US)为例,2024年上半年设备集采大幅提升了国产品牌市场份额(增加12.3%),东软、开立和飞依诺等国产品牌获得更多的机会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设备市场数据库
| 2、设备更新长期利好,带动行业逆势回暖
2024年3月7日,国务院发布了《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》的通知》,随后有一系列医疗卫生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陆续落地实施,刺激并支持医疗卫生领域进一步发展,使整个行业迸发新活力。
资料来源:医装数胜整理
截至11月底,全国医疗设备更新采购意向预算总金额达196亿元,项目共计613个;招标公告已披露的预算总金额超过61亿元,项目共计694个。多数省份医院开展了设备更新工作,项目陆续进入到采购意向和招标阶段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
不仅如此,此次设备更新利好的覆盖面非常广泛,截至11月底,全国各省设备更新招标采购品种(细分品种)达259个,超声影像诊断设备是各省份采购的重点产品。最近一周,广东、甘肃、贵州和北京采购产品品种均超10个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整理分析;方格内颜色深浅表示该省份采购意向中该产品的采购频次排名,颜色越深,采购频次排名越高,只标记各省前三。
第一批设备更新预计拉动600亿元医疗设备采购规模,城市医院预计采购规模约420亿元,县域医共体采购规模约180亿元。截至11月底,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进入采购意向阶段的金额约占40.4%,进入招标阶段的金额约占8.0%;城市医院采购意向约29.5%,招标进度约11.1%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
从此次大规模“设备更新”对医疗设备市场拉动情况来看,随着医疗反腐边际影响逐渐降低,行业运作模式合规化,5月份以来需求端维持显著的上升态势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设备市场数据库
| 3、医疗资源不断下沉,内外资品牌加速抢占市场
县级医院在所有公立医院设备采购规模占比维持在30%左右,作为各省市县域医共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同样受到了设备更新政策的利好影响,5月份以来设备采购节奏及规模占比均与城市医院保持基本一致,采购规模持续上涨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设备市场数据库、医疗机构库;参照《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(国办发〔2012〕33号)》,县级医院特指县及县级市公立医院。县级医院统计范围为区域位于县、县级市或撤县设区的公立医院,市各行政区不纳入统计,2023年数量为7788家(医装数胜统计)。
参照国家卫健委《关于通报 2023 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的函》,县医院在血液内科、胸外科、麻醉科等专科设备配置上同样存在较大空间,内外资品牌加速抢占市场份额。
数据来源:医装数胜设备市场数据库;
地区划分:东部10省(市)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山东、广东和海南;中部6省包括山西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和湖南;西部12省(区、市)包括内蒙古、广西、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和新疆;东北3省包括辽宁、吉林和黑龙江。
声明:此文章非本平台原创,平台只是转载供学习交流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